首页新闻

AutoChips:国产车规级MCU新星为何是这款?
来源:爱集微    发布时间:2019/05/13   浏览:()次



 

  虽然IC产品众多,但规模上千亿元、销售上百亿颗的IC仍屈指可数,而MCU(微控制器)就荣列其中。毕竟,从1971年走到现在,不断进阶的MCU已然成为行走的“微型计算机”,被广泛地应用在消费电子、计算机和通信、工业、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而传统应用的升级以及新兴应用的带动,仍不断触发其潜力。据IC Insights研究报告,全球MCU市场于2020年再创高峰,销售额将达209亿美元、销售突破267亿颗。虽然在MCU领域排名前十的厂商还未见中国厂商的身影,但或许改变已在悄然发生。
 
 

  走高
 

  MCU可谓“集大成者”,通过将功能部件如CPU、存储器、I/O端口、时钟、A/D转换、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数据传输接口整合,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多年来,随着MCU功能不断地改进、性能不断提升,MCU在消费电子、计算机与通信、工业、汽车和物联网等领域稳扎稳打,成为控制“中心”。
 

  不只全球市场飘红,国内MCU市场同样躬逢其盛。2017年,国内MCU市场已达403.2亿元,同比增长达12%。IC Insights预测,随着中国汽车电子和物联网领域的快速发展,2020年MCU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当然,如此庞大的市场“基数”,也让无数英雄为此折腰。国际大厂通过经年来的技术与生态积累以及一系列前仆后继式的收购,集聚起显著的头部集中效应。
 

  比如NXP在2015年以118亿美元收购飞思卡尔,市场占有率达到19%,排名跃升至第一;Microchip在2016年完成对Atmel的收购,成为全球第三大MCU厂商,市场占有率上升至14%等。根据IC Insights的统计,从收购完成合并后的销售数据看,目前全球前八大MCU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8%。
 

  相较之下,国内企业离进入“第一梯队”还比较遥远,并且国产率仍然偏低,对于国内MCU企业显然“任重道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庞大的市场基石以及国家政策支持IC国产化的背景下,国内MCU厂商将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而事实也证明它们正在显现强劲的后发优势。
 

  发力
 

  一方面,成本优势、服务能力助力国内厂商逐步完成中低端MCU领域的国产化,在消费电子等领域实现了替代与赶超。另一方面,国内MCU厂商正在积极布局32位中高端市场,并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攻坚,获得诸多“腾挪”空间。
 

  MCU技术的浪潮在走过50年之际,业已发生质变。传统MCU市场的竞争领域主要以硬件为中心,包括功耗、外设、性能、体积和材料成本等等,而未来可预见更大的系统级差异化,围绕芯片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或将产生新的变局。
 

  比如汽车电子,当前汽车电子是MCU应用最广的领域,已步入稳定增长期,汽车智能、安全、环保要求对MCU需求正以10%-15%的速度增长。而据DIGITIMES预测,汽车MCU市场规模有望从2017年66亿美元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72亿美元。
 

  从全球汽车芯片市场来看,恩智浦、英飞凌、ST、瑞萨等是汽车芯片的传统玩家。同时,高通、英特尔、三星、英伟达、赛灵思等新进玩家也进入这一赛道,走上了通过收购发展汽车芯片的路线。
 

  国内MCU厂商当然不会错过这一新赛道。在国内进军汽车MCU的企业中,AutoChips可谓一员虎将。自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汽车MCU市场,取得了不俗战绩。而自四维图新2016年宣布收购AutoChips以来,已为其赋予了更多智能、软件与应用结合的力道。
 

  四维图新副总裁、AutoChip总经理万铁军曾这样介绍目前国内车载MCU的市场机会,他表示国产汽车MCU厂商的实力较国外虽然还太弱,但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国外MCU厂商存在本地化运营力度不够等问题,因而国产厂商仍有机会。AutoChips采取的路线是从中高端产品切入,目前在力推AC781x系列MCU芯片。
 

  荣光
 

  进入汽车市场,在众多的拦路虎中,AEC-Q100和ISO16949这两大认证就是必过的坎,而且验证与测试周期更长更复杂;汽车芯片使用周期长,需与中下游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才可打入高壁垒的供应链体系。
 

  而这些问题对AutoChips来说都已一一攻破:一方面,AutoChips在IVI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与众多零部件一级供应商、车厂的合作关系,针对IVI的MCU直接具备市场供应渠道,并帮助加强客户黏性;另一方面,AC781x系列MCU身怀绝技,它基于ARM Cortex-M3内核100MHZ,集成先进的时钟、高精度模数转换和定时器,支持众多通信协议及接口(2*CAN、2*LIN、6*UART),并提供FOC电机控制算法,以及BLDC电机控制算法等,并已通过车规AEC-Q100 Grade1认证,工作温度支持从-40度到125度,ESD 达到8KV。尤其是它采用先进的制程,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据悉,目前其64PIN、80PIN的MCU都已量产出货。此外,AutoChips还提供AC781x BCM(车身控制模块)开发板,实现 BCM 相关功能的完整演示和开发平台,板上的全系列硬件功能可帮助用户评估所有外设及快速开发 BCM 及相关产品。目前已有客户在交流充电柱、新能源汽车BCM、BMS、电机控制、10KW发动机控制器、电动尾门、电吸门、电摩等陆续应用AC781x系列。
 

  据某发动机控制器公司李总表示,他对AutoChips AC7811 产品在实际调试和测试中的高可靠性和在高低温、油污等极限测试时的优异性,以及AutoChips技术服务以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包括开发工具、编译工具、烧录工具、量产工具以及支持IAR、Keil、GNU开发平台,另外具有BLDC、FOC电机算法等十分满意。同时他表达了随着2017年车规MCU缺货导致他们采购成本翻倍以及无法按时交付其终端客户(欧美大厂的交期是36周),因而一定会支持国产MCU的强烈愿望。
 

  进军汽车MCU需要技术研发能力、完整生态系统、做好例程与方案这三大“锦囊”,可以说AutoChips已做好了充分准备。其战略是首先打入熟悉的IVI领域,随后进入体量更大的BCM领域,后装与前装市场齐头并进。而进一步建立MCU生态体系、深入应用场景、打磨解决方案也将成为AutoChips突围的必经之路。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