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品推荐

自主品牌以合资为出路
来源:汽车电子网    发布时间:2012/03/26   浏览:()次


【汽车电子小编】
  3月21日,奇瑞牵手捷豹路虎之前,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安联姻PSA
  2012的春天无疑属于自主品牌。正所谓好事成双,在刚刚独家获得公务车采购垂青之后仅半月,自主品牌再传喜讯:
  3月21日下午5点,汽车电子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协议内容包括:以股比对等的形式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和销售捷豹路虎品牌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生产配套的发动机,建立研发中心等。至此,传闻已久的捷豹路虎和奇瑞汽车合资项目,终于修成正果。
  在此之前,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安联姻PSA相继成功上演。这一系列貌似孤立的事件,传递出不同寻常的讯息:曾经一直是“被合资”对象、在市场边缘徘徊的自主品牌,已走出合资品牌独霸市场的阴影,并反戈一击,开始主宰中国车市的后合资时代。
  各取所需奇瑞、路虎一拍即合
  “双方合作是各取所需,奇瑞需要一家合资公司来提高技术水平和盈利能力,而捷豹路虎依赖中国庞大的市场。之前,奇瑞凭借一己之力向高端冲击,显然并未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眼下以奇瑞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其对中高端品牌的运作还未能形成有效的系统,要想与合资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奇瑞急需一个豪门婚姻来迅速提升品牌形象和实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媒体人士如是说。对于合资,捷豹路虎的心情比奇瑞更急。随着中国豪华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捷豹路虎早在2010年5月便首次提出在中国本地化生产的构想。随后其展开了走马灯式的寻亲,先后与江铃、吉利、长丰、长城等多家公司传过“绯闻”。直到本月21日,路虎与奇瑞首度向媒体承认,就国产事宜已正式“订婚”。
  逆势而为自主品牌频开“洋荤”
  通常的观点认为,“市场换技术”的失败是中国合资模式最大的失败,也因此,一度有声音反对中国再建立新的合资公司。尽管如此,新一轮自主品牌合资潮却不期而至:广汽集团与菲亚特合资,长安汽车与PSA合资,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为什么越来越不被看好的合资模式,却被这些本土汽车企业如此推崇、如此追捧?
  特别是奇瑞汽车,一度被称为自主品牌的旗手、抗击合资品牌的典范。然而,恰恰就是奇瑞,却在合资一事上几近“花心”,先后向斯巴鲁、克莱斯勒暗送秋波。与捷豹路虎的合资,则真正让奇瑞进入了传统合资公司的队伍。
  反戈一击自主品牌重塑形象
  翻翻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制造历史,一个明显的“短板”很难回避:自主品牌厂家在豪华轿车领域一直乏善可陈。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奇瑞与捷豹路虎的联姻将使中国自主品牌首次拥有一张全球通行证。
  “吉利和奇瑞可以依托这些国际巨头的核心知识产权,打造全新的高端品牌形象,从而进一步提升自主品牌制造乃至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和国际认知度。”对此,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称:“从资本市场来看,无论是此次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还是吉利收购沃尔沃、长安牵手PSA,都是自主品牌反戈一击的积极信号。过去大家对自主品牌的印象就是低质、低端、低价,而这种跨国‘洋婚’,无疑将有助于自主品牌重塑在大众心中的地位和形象。” 记者黄明君
  记者点评
  自主品牌重回主场
  如果说一年前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中国汽车正式进入后合资时代的标志,那么,本次奇瑞联姻捷豹路虎,则进一步加强了“自主品牌主宰后合资时代”的信号:中国汽车吸引外资的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自主品牌从被动变为了主动,从旁观者变为了主导者,从本应是主场的“客场”,变为了真正的主场。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市场本无合资和自主之分,只有好公司和坏公司之说。对于厚积薄发的自主品牌来说,当前仍需从合资的视角,回归到自主的视角。这无疑是一条希望之路。
  相关链接
  自主品牌3大“洋婚”
  2012年3月21日:奇瑞迎娶捷豹路虎奇瑞汽车与捷豹路虎联合对外宣布,双方就在中国建立合资公司的计划已达成协议。
  2011年7月12日:长安迎娶PSA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这标志着长安汽车和标致雪铁龙(简称PSA)的合资公司进入各项工作的全面、实质性启动阶段。
  2010年8月2日:吉利迎娶沃尔沃 15亿美元作聘礼,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世界级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正式成为中国的“自主品牌”。
汽车电子网是一个综合性的汽车电子门户网,为您提供最新的汽车电子,GPS导航,汽车音响,DVD导航,行车记录仪,倒车雷达及行业资源的交流与整合!









友情链接